一九七九年三月廿八日清晨四時的美國東岸,賓州薩斯奎哈納河畔的三哩島核電廠二號反應爐已悄悄停機;連串系統故障加上人為疏失,放射性物質開始外洩,二天後核電廠五英里內的民眾被強制疏散。
核事故 損朱10億美元
「三哩島事件」未造成人員傷亡,但直接經濟損失達十億美元。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(NRC)大幅提高安全係數,讓本就高昂的核電廠造價更上翻數倍,二戰後蓬勃發展的美國核電業瞬間進入蕭條期。
但即使經歷全球第一個重大核安事故,歷屆美國政府仍然視核能為國家能源戰略的一部分;尤其廿一世紀初始,化石燃料價格不斷上漲,全球暖化效應浮現,美國政府更是用行動宣示力挺核電業的決心。
|
核優點 穩定價廉乾淨
二○○二年能源部宣布「核能二○一○」計畫,鼓勵興建核電廠。二○○五年國會通過「能源政策」法案,授權能源部對新建核電廠給予貸款、保險和租稅減免優惠。
歐巴馬總統在二○一二年提出國家能源戰略,定調要均衡發展包括核能在內的各種能源。能源部也承諾會繼續與國會合作,確保美國持續使用核能;去年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團更提出建議,敦促政府要積極發展新一代核子反應器。
|
核乾淨 環團人土也挺
但與煤比較起來,核能更便宜。以二○一二年的數據為例,核能提供每度電(千瓦小時)的成本是二點四美分,煤則要價三點二七美分;此外,核能也是這四種能源中,唯一在運轉期間不會排出溫室氣體;核能占美國所有零排放電力的比重更高達三分之二。
也因核能具「乾淨」特點,在美國,環保與核能並非對立。「綠色和平組織」(Green Peace)共同創辦人派屈克摩爾(Patrick Moore)支持核能,紐澤西州前州長、環保署前署長克莉斯汀懷曼(Christine T. Whitman)也是核能擁護者。
|
NEI每年都針對核能舉行二次民調,問題很簡單,「你贊成還是反對核能?」「三哩島事件」發生後,支持核能的民意僅四成;卅年過去,廿世紀末已超過六成支持核能,去年更高達六成九的美國民眾贊成發展核能。
有趣的是,大部分民眾被問到美國境內有幾座核反應爐,多數答案是「大概十幾座吧」;事實上目前全美有一百座核反應爐;NEI對此解讀,這是因為美國核電廠夠安全穩定,政府和民間也持續努力降低民眾對核能的憂慮,讓美國人才能幾乎忘了核電廠的存在。
【2014/03/09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