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電今年2月提出新的電源開發方案,經濟部內部也有相關評估。台電考量深澳電廠與大林電廠因民情與環評因素,報告推估,若核四不商轉,我國備用容量率將在2018年起不足10%,自2021年起低於7.4%,限電將無可避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套入「我國電力需求零成長評估報告」,全國採取全面性及強制性節電後,所能增加的備用容量率仍極其有限,預估最遲也在2019年出現備用容量率低於10%的缺電風險當中。
備用容量率是指,電力系統為一年當中用電最高值,所留下的餘裕。由於電力尚無法儲存,現在需要多少電,電廠就要配合發出多少電。一定比例的餘裕,以防無預警的電廠或線路故障,可確保全國供電安全。台灣現備用容量率訂為15%。
根據經濟部統計,過去五年台灣經濟不景氣,2008、2009、2012年三年用電都是負成長,但備用容量率不增反減,從28.7%降至17.5%。經濟部官員分析,造成備用容量率遽降,大林火力發電廠除役是主因。
能源局副局長吳玉珍說,國際預測機構GI對台灣經濟成長預期平均是3.32%,台電僅以用電成長率1.8%來計算,只要台灣經濟比預期中稍微好一點,用電量就會不足。
受在地民眾抗爭與環境意識轉強,新設發電廠和既有電廠更新計畫,一再遭到延宕。即使全民一起抑低用電需求,供給面卻正邁向岌岌可危的境地。
經濟部長張家祝接受專訪時說,台灣人只要電,不要電廠。據指出,為解決北部用電危機,台電擬在大潭電廠增建機組,須重新拉輸配電線,如今也面臨阻力。
曾有立委質詢,核四是否在公投前插入燃料棒,張家祝表示,安檢後經原能會核准,裝填燃料棒還有一年試運轉測試,公投決定的是商轉使用。換言之,核四廠一號機插入燃料棒,公投不會是前提。
根據核四辦公室最新工作紀錄,安檢工作已完成八成。吳玉珍指出,試運轉測試報告共計逾200份,已陸續送交原能會,預計9月底前悉數完成。
|